不知你发现了没有,每期 Weekly 的标题,都取自各个小标题其中的一个。这种行为有点像刘慈欣出版一本中短篇小说集,其中包含《流浪地球》这篇,然后小说集取名为《流浪地球》。我也不知道为什么,总之有些不明觉厉。
本周在忙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忙完了之后感觉特别累,所以放假了几天,导致本期 Weekly 延迟到今天才发。抱歉~
🌆 封面图:岳麓山电视塔
其实长沙是个巨大的迪厅。😁
🎬 中文和英文的电影命名
本周重温了皮克斯的《飞屋环游记》。才知道,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居然就叫 Up。
似乎有很多电影,英文电影名都是一个很简单的单词,言简意赅;而中译名却加上了丰富的内容。我能想到的就有:
- Up ——《飞屋环游记》。直译「往上」。
- Coco ——《寻梦环游记》。我最不理解,老奶奶 Coco 只是个配角,并没有完全参与故事主线呀!
- Frozen ——《冰雪奇缘》。直译「冻住的」。
- Tangled ——《魔发奇缘》。直译「纠缠不清的」。
- Moana ——《海洋奇缘》。又是人名作电影名。以及迪士尼似乎很喜欢用「奇缘」。
- Soul ——《心灵奇旅》。直译「灵魂」。
- Cruella ——《黑白魔女库伊拉》。又是人名作电影名。
- Leon ——《这个杀手不太冷》。这个属实是翻译太神了。
不难发现,英文名都比较抽象,虽然只有一个单词,但往往有双关或者多重含义,在电影中表达多种含义。比如 Tangled 既是说 Rapunzel 的头发纠缠不清,也是说电影讲述的故事纠缠不清;Frozen 不仅是 Elsa 的魔法能力,也是片头曲「Beware the frozen heart」揭示的她在隔阂解开之前内心的冰冷(这个片头曲实在是太���蛇灰线了)。
似乎在很多地方,英文的表达都抽象很多。比如某些词加 er 直接表达经常进行这一概念的主体,而中文则要根据实际意思,将其变换为「xx 者」、「xx 器」等,对该主体进行描述。
📚 阅读与人生自我设计
本周听了龚曙光老师的岳麓讲坛,主题是《阅读与人生自我设计》。
读的书越多,越喜欢阅读。因为我们的人生太有限,有太多我们体验不到的东西,而在书里可以看见。书籍能够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建立足够的认知,以此规划我们的人生。
龚曙光老师提出,最重要的是要时刻保持清醒。要对时代的主潮有一个清醒的认识。他以他读到的《十九世纪文学主潮》为例(虽然我在查了之后发现这本书更常见的译名叫《十九世纪文学主流》,但是我觉得「主潮」这个词更酷)。龚曙光老师还举出了新文化运动的例子:面对新文化运动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,鲁迅就抓住这个机遇,创造白话文的新文体;而同时期的王国维则旗帜鲜明地反对,一心维护传统文化。他们做出了不同的决策,但是他们都对时代的主潮——新文化运动,有同样清醒的认知:新文化运动是要革传统文化的命的。他们的决定都是基于自己的清醒认知,而不是人云亦云。
换到现在,不管是选择就业、考研、保研、考公,我们都要对时代主潮有清醒的认识。这要求我们对世界和时代有足够的认识。而大多数人都不能做到这一点,而是出于迷茫或者父母逼迫来作出选择。
龚曙光老师说到「随缘式阅读」时谈到自己的经历,说自己 45 岁时才读到一本有关建筑设计的书,这才发现自己有多么喜欢这个领域。可惜读到这本书时他已经 45 岁了。如果能早一些读到这本书,他或许不会读中文系,不会成为一个作家,或许会成为一个建筑设计师!所以,一定要广泛阅读,不管什么领域的书都可以读。「任何书来到我们身边都是一种缘分。」此谓「随缘式阅读」。
想到我从小就对计算机有兴趣,从小学在爸妈开的超市里玩电脑,到中学参加 OI 训练和比赛,到大学选了计算机的专业。这一切是不是源于一种偶然,因为我小时候能轻易接触到的「世界」只有计算机的世界呢?如果我的父母是物理学科研人员,说不定我就会对物理学感兴趣;如果我的父母是法官或者检察官,我说不定就会对法学感兴趣……(本学期选了《西方法律思想史》的专选课程,就发现自己对法律很有兴趣)
换句话说,目前对计算机的兴趣,很可能是陷入了一个局部最优解。这告诉我,不能停止广泛的阅读。
本次讲座还涉及很多内容,可查看:讲坛回顾|龚曙光:阅读与人生自我设计。「人生自我设计」这个概念很酷。龚老师的青年时期在文革中度过,没什么书读;而我们在如今这个信息和知识丰富的时代,能够得到任何我们想要的书籍。上一代人在开启人生之前,没有条件形成足够的认识,所以没有条件设计自己的人生,被时代洪流裹挟着前进;而我们则足够幸运,有这样的机会,进行「人生自我设计」。
🔥 模拟退火算法与人生决策
上周提到的《How We Learn》这本书太有意思了。我们学了很多机器学习相关的理论,事实上这些算法都是科学家模拟人脑运行原理的尝试。通过这些算法的原理,我们能反过来理解我们大脑学习的原理。书中提到了 Gradient Decent 和模拟退火算法,仔细想想,这个算法其实能够应用于我们的人生决策。
我们的人生可以看成一个最优化过程。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己擅长的事情以及各条道路发展前景,选择自己的专业、职业并投入,获得最大化的收益。
**我们大脑默认使用 Gradient Decent 梯度下降算法,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。**如前所述,或许我选择计算机领域作为我的目标,就是一个局部最优解。说不定有我更喜欢的、更感兴趣的领域,我没发现而已。
我们都学过,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尽量找到全局最优解,可以使用模拟退火算法。设定初始温度 ,缓慢降温,在温度 下,找到当前状态 的一个临近解 ,计算目标函数 ,与 相比较,
- 如果 更优或不变,则进入 。
- 如果 更劣,则以概率 进入 ,其中 。
也就是说,算法有概率走向更劣的状态;并且随着温度降低,选择更劣状态的概率降低。
在理论上,如果温度下降足够缓慢,则可以证明该算法以概率 1 收敛到全局最优解。在实际应用中,其实有较大概率找到全局最优解。
如果将我们的人生看作最优化过程,那么温度从一开始就是缓慢下降的,到死亡时(或者到事业的终点)降为 0。我们可以应用模拟退火算法的定性结论:**所处阶段越早,越应该尝试更劣解;所处阶段越晚,越应该追逐更优解。**所以,**在年轻的时候应该多尝试新事物,这是能证明的更优决策。**如果从现在就确定计算机领域是我一生追求的事业,这或许是非常不妥的。
当然,将这一模型比做我们的人生旅途,有诸多局限性。我能想到的有二:
- **没有考虑尝试成本。**算法假设所有信息可知,对目标函数 的计算是不计成本的,然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任何的尝试都要计量成本,不管是时间、精力还是钱财;对于不同的人生阶段,某些尝试行为的成本也是不同的。
- 将人生视为最优化过程的前提,包含了价值一元论的假设。「价值一元论」假设所有价值都能被统一到一个维度上,即 如果确定了 ,人生中的目标函数 是可计算的。然而,事实并非如此。看《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》中提到,柏林提出了「多元价值的不可公度性」,认为不同的价值之间无法换算,冲突无法避免。
有一个有趣的推论:**如果价值一元论成立的话,人生其实是有最优决策的。**对任何决策选项都能计算得到价值,对于任何信息不足的选项或者概率事件,针对相应概率计算期望,选择期望价值最高的选项即可。这样看来,我们的人生也太没意思了。正因为人需要在个人与集体、生命与追求、现实与梦想这些不可调和(不可统一到同一个维度)的价值之间作出决策并承担后果,人生才充满刺激,如此精彩呀。
🤔 关于闲暇
在希腊语中,“学校”一词的意思是“闲暇”。这反映了一种典型的雅典式的信仰:他们认为闲暇时,一个文明人自然会花时间思考和学习。
——《童年的消逝》
突然觉得,可能是最近太闲了,才会写 Weekly。本周由于有别的某件事情要忙,导致这篇就延迟发布了。
现在的我们深居象牙塔,我又不热衷于卷成绩,暑期阶段性的 offer 也有着落了,所以能够拥有闲暇。这种闲暇给我阅读和学习的时间精力,让我能够思考和进步。然而,等以后进互联网大厂,如果要 996,我还有什么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学习和成长呢?
可以想像那样的生活每天都会很累。我甚至还有精力阅读吗?
这再次提醒我,剩下的在学校的时光是多么珍贵。我真希望能够从中学就开始广泛地阅读,只是当时我们一心准备竞赛和高考,我们在那一人生阶段是没有什么「决策空间」的,阅读建立的认知几乎无法产生收益。而当工作之后,996 的生活可能也不会给我们很多时间精力阅读。这样算下来,大学四年是唯一能够有时间精力广泛阅读的 gap。
这让我想起来 Twitter 上看到的一则言论,很有意思:
其实中国的大学本科四年很多都算是 gap 吧,水课多,考试难度低,可以有时间去探索自己。
✉️ 跨国邮政体验
新加坡华侨银行 OCBC 支持中国大陆用户在线开户。填写邮寄地址的时候,只能写英文,我就填写了学校寝室的英文地址。结果几封通知单居然真的寄到了寝室里,宿管阿姨给我打电话我才知道。
写的英文地址,邮递员翻译成了中文。因为姓名写的是英文拼音,邮递员写的是「吴田(音)」……
想到这封邮件漂洋过海来这里,居然还能找到我,好神奇。
💬 Quotes
收藏一些有意思或者引人深思的言论。
R.I.P TO THE OPPORTUNITIES WE MISSED BECAUSE OF SHYNESS & LOW SELF ESTEEM.
—— Words from Twitter
屈原爱国是有十足动机的,他家世代都是楚国的重要股东。
—— 熊逸《如何读懂古典文学》,via《核电站:端午小知识:屈原真的叫屈原》
📚 本周在读:《超越百岁》
《超越百岁》介绍普及医学知识,帮助我们维持健康和长寿。本书提出「医学 3.0」的概念,相比目前「医学 2.0」的循证医学、对症下药、有病治病的模式,「医学 3.0」要求我们每个人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,主动管理自己的健康,从源头上防止慢性病的发展。
作者的职业经历也很神奇,在医学院放弃学业后前往麦卡锡工作,多年后回到医学领域,将投资领域的思维模式运用在医学中。很有意思。
下周见!